小宛然劇團(Theatre du Petit Miroir)於1978年由法國人Jean-Luc Penso 和Catherine Larue所創。二人均曾在巴黎大學攻讀中文,在學期間Penso經常在各劇團兼職後台工作,從而對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其後並與Larue先後來台,並留居三年同木偶大師李天祿學習傳統布袋戲的技巧。
過去數年,小宛然劇團在法國及世界各地巡迴表演,除數度在法國夏樂宮國家劇院演出外,並曾數度參與歐洲各大木偶節,所演出劇目包括皮影戲、布袋戲及法國偶劇等。
小宛然劇團另一劇目《阿拉丁》,則取材自一千零一夜之阿拉丁並於1989年6月在法國夏樂宮國家劇院首演。
ltlpup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從1996年落腳於台北縣三芝鄉以來,即希望透過與當地學校的合作,可以為傳統布袋戲培育出更多的演出人材。這些年來,雖然三芝國小及三芝國中各自都成立了布袋戲社團,但總是囿於現實的升學壓力,薪傳工作經常在學生畢業出了校門後就被迫中斷。去年,為了讓這些仍懷抱著布袋戲夢想的學生有著可以繼續學習的機會,館方免費提供了練習的場所以及教學師資,並號召了更多對布袋戲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們一起組成了<子宛然>掌中劇團。
在前場操弄戲偶的二個男生-李奕賢、張家銘,一個國三,另一個小六,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曾孫;另一位是華淑如,就讀金山高中,是三芝國中學宛然布袋戲社團的前任社長。後場的指揮打鼓佬-江依璇,也是畢業於三芝國中的高中女生;鑼鈔手楊雅筑與鄭琇芬,目前是三芝國中學宛然布袋戲社團的成員;而還沒上小學的張家碩,下起鼓點來分秒不差;另外二位相對年長的傅苓苓及林美慧,雖然已有各自的事業,卻還是一頭栽進布袋戲的迷人世界裡。
布袋戲藝術傳統而古老,但對這群大小朋友來說卻是歷久彌新、興味盎然。他們總是能夠在外人看來枯躁的反覆練習中,找到自我認可的價值以及群體參與的樂趣。而更重要的,就是對傳統藝術的堅持與熱誠,才是支持他們不畏辛勞練習的最大動力。他們的演出技術也許不像職業劇團那樣的深沉洗鍊,但蓄積的濃烈熱情卻是絲毫未減。
<子宛然>每個月將會有二場的固定演出,歡迎各界朋友一同到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,為這群大朋友小朋友們加油打打氣吧!
子宛然的部落格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twj_puppet
ltlpup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朝光緒年間,福建布袋戲老師父陳婆渡海來台獻藝,其得意弟子許金水也隨之前來,李天祿之父許金木遂拜許金水為師,後自組戲團,取名為《華陽台》。
李天祿九歲從父習藝,十四歲擔任頭手,1931年組團,以掌中戲偶宛然若真之意,取名《亦宛然》,在各地演出均受肯定。其年少時對平劇、歌仔戲、北管及南管等劇種多所涉獵,其中尤以平劇最為熟稔,遂將平劇豐富的表演元素融於布袋戲中。由於《亦宛然》演技精湛、獨樹一格,戲界遂以「外江派」稱之,李天祿也因而被視為外江布袋戲的開山祖師。
1952年,在李天祿的爭取建議下,布袋戲外台戲全面解禁,《亦宛然》如出柙猛虎般,開啟了布袋戲繁華極盛的歲月。次年,李天祿率領《亦宛然》參加全省的布袋戲比賽,連續二十多年奪得北區冠軍,奠定了其布袋戲盟主的崇榮地位。
1978年,在新興娛樂媒體(如電視)的大量興起下,《亦宛然》乃決定退出職業演出生涯,改以保存、薪傳及推廣等工作來繼續為布袋戲竭盡心力。1984年,李天祿首開全台風氣之先,帶領《亦宛然》的前後場師父,全心投入板橋莒光國小的布袋戲薪傳工作。隔年,莒光國小成立《微宛然》。自此,吸引了外界對傳統布袋戲的再度關注,開啟了校園學習布袋戲的新興風潮,文化大學、台灣大學、新埔國中、平等國小及格致國中等陸續加入,也使得傳統布袋戲能得以持續向下紮根。
而在長期的努耕耘下,宛然弟子遍佈海內外,足跡幾遍全世界,《亦宛然》對於布袋戲文化的推廣薪傳,實可謂全台翹楚。李天祿團長也因而獲教育部頒發「重要民族藝術藝師」之最高榮譽。為使布袋戲能得以永續發展,1996年在萬般困難中,籌建「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」,隔年並發起成立「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」,進行布袋戲文物保存、相關資料蒐集、人才培育及傳統布袋戲推廣等基礎工作。
李天祿團長於1998年逝世,享年八十有八。而從其前身《華陽台》以降,《亦宛然》已近二甲子的掌中戲傳承香火,目前由李天祿次子李傳燦擔任團長暨藝術總監,除在掌中技藝上更求精進外,各種保存、紮根的工作也未曾懈怠。近年來更是求新求變,陸續將傳統布袋戲與西洋交響樂、歌仔戲、北管及現代舞蹈等做一完美結合,更推出了已在台灣消失了近七十年之久的南管布袋戲。
另外在劇團經營上脫離家族方式,逐漸將演出、營運等工作交由《亦宛然》第三代弟子執行,在傳統布袋戲團的前後場師傅因年歲漸長而面臨後繼無人窘境之時,《亦宛然》卻早已由第三代成員完全接班,繼續堅守著老師父對於傳統布袋戲的戮力用心。
ltlpup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