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002-1.jpg

 

 文/李俊寬

   郭端鎮:「如果說目前還有一絲香火傳遞著,讓下一代有機會繼續看到傳統布袋戲的演出,讓傳統布袋戲延續著生命,有了質變的可能。那麼,從微宛然到藝生的傳承工作,可以說,基本上是成功的,而這個歷程是極為漫長且艱辛,耗盡許多人的精力,結合很多人的智慧,聚集許多人的心血才獲致的成果。在這些人中,最具影響力最具關鍵的人物,無疑的,就是李天祿老師傅。」

 

  一九八四年,傳統布袋戲雖然又開始受到國人的注視,不過在莒光國小成立布袋戲社團之初,並沒有太多來自社會各界實質資源的挹助,全因校長及老師的全力支持付出,感動了李天祿。李天祿拿出了當年資助德樂軒子弟團的熱情,號召亦宛然全員投入。知道校方經費有限,《亦宛然》師傅們不取分文,甚至還帶來了戲偶、樂器供學生練習。其實李天祿原本也找來了幾位戲界的朋友來共襄盛舉,希望能讓孩子們多方見識、汲取各家之長,但或許是誰也不知道這條薪傳之路究竟能走多遠,很快的,只剩下李天祿和他的師傅們持續地堅持下去。

 

  莒光國小的成功,吸引了外界對傳統布袋戲的再度關注,開啟了校園學習布袋戲的新興風潮,文化大學、台灣大學、新埔國中、平等國小及格致國中等陸續加入,也使得傳統布袋戲能得以持續向下紮根。

 

  其實布袋戲的校園薪傳工作所面臨的困難,遠比過往學徒制來的複雜許多,經費取得、師資來源、校方支持、家長配合、教學方式、學生熱度及演出環境等都是重要考量,這些主客觀因素隨著時代的變遷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。二十年過去了,再也沒有出現像第一代微宛然般的成功例子,政府單位、戲界人士、專家學者及所有關心本土文化的朋友們,應當認真去思考傳統布袋戲未來的路該怎麼走,不要讓老師傅們的苦心奉獻,全都停留在上一個世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tlpup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