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002.JPG  

  

 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,該年十一月,日本政府為箝制台灣人民的民族意識,遂開始推行所謂的「皇民化運動」,內容包括撤銷報紙上的漢文欄、鼓吹台灣人改日本姓、禁拜中國神祇等,同時管制外台戲,只准在內台演出,並且只能演所謂的「皇民戲」。於是李天祿決定暫時封箱,停止亦宛然的演出。

 

  暫別布袋戲演出後,李天祿轉戰商場,曾短暫做過茶葉、蚵仔等生意,但他實在不是做生意的料,先後均告倒閉收場。接著在朋友的介紹下,李天祿到了大龍峒的大龍歌劇團擔任歌仔戲的排戲先生(即現在的導演),主要的工作就是分配角色、解說安排劇情大綱,有時自己也會粉墨登場,日子倒也過得輕鬆。之後,李天祿又待過客家的東興歌劇團、台中的紅玉歌劇團基隆的高砂劇團以及苗栗的東亞歌劇團。李天祿在歌仔戲班棲身的日子,一直持續到三十三歲為止。

 

  一九四一年,台灣總督府成立「皇民奉公會」,其下設「娛樂委員會」,任何演藝團體都要加入奉公會,由奉公會統一安排各團的演出時間、地點,沒有經過奉公會的許可不能任意演出外台戲,並且規定只能演出皇民戲。

 

  一九四二年,「台灣演劇協會」在「皇民奉公會」的指導下成立,先後准許了全台七個戲班在戲院內演出具日本風格的皇民戲。此七個戲班分別為日本人形戲班》、《新興閣》(鍾任祥)、小西園》(王天扶、王炎)、新國風》(陳水井、林添盛)、五洲園》(黃海岱)、旭勝座》、《小錦園­;李天祿與大徒弟張火木、紀秦在新國風擔任頭手。陳水井是電影編事出身,他將很多日本電影改編成了可供布袋戲演出的劇情,如《鞍馬天狗》、《水戶黃門》、《大正忠治》等,新國風活動範圍則大約在宜蘭羅東、基隆、汐止及三峽一帶。

 

  同年,在文山群警察課川上課長的邀請下,李天祿加入了「英美擊滅催進隊」,二度進入了石碇山區,並以布袋戲做為日本政府的宣傳工具。不過,山裡的觀眾實在對日本劇提不起興趣,因此經常那裡派人到山裡入口把風,這邊則照樣演著自己的傳統戲。一段時間後,李天祿提起了膽子向川上課長建議不要光演日本劇,觀眾不能接受,不如先演一段宣傳劇,再演一段台灣的布袋戲。由於「英美擊滅催進隊」是直屬日本皇軍的宣傳隊,比較不受「皇民奉公會」約束,再加上演出的劇目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劇情,也不會惹上麻煩,川上課長便答應了李天祿的請求。於是,李天祿開始演出兩段式中日合壁的布袋戲,見到聽到熟悉的戲偶、音樂,台下觀眾的反應自然熱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tlpup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